【长城家校共育】(38)“成长足迹”—《流淌在笔尖的奋斗时光》
2019/10/11 9:55:44

【长城家校共育】(38)“成长足迹”—《流淌在笔尖的奋斗时光》
              泰安长城中学“成长足迹”拾零之三 
(牛文玉同学走进山东师范大学的校门)
【题记】泰安长城中学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途径,“成长足迹”板块,记录毕业学长高中三年的成长足迹,从学生的思想、学习等的变化中,期望给学弟学妹们以启迪,拼搏就有希望。也希望家长从中受到些启发,充满信心,给孩子指好路。我们与家长一起探讨、交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
 
《流淌在笔尖的奋斗时光》
泰安长城中学2016级4班牛文玉
  坐在教室的一角,倚靠着窗棂,仿佛置身于一幅风景油画之中。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总是让我们行色匆匆,或是手捧书香,或是低头阅读,或是隔窗远眺,窗外的风景总是在时刻变化着,足够让人沉迷。那是我最爱的校园,伸手便可抚摸那一片奋斗的时光。
稚嫩的高一,是校园里尚未成型的梨。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满是青涩的我们,怀着对新的学习、成长环境的憧憬,迎接着长城中学里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喜。犹记得那时的小组座位,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促进,相互鼓励。初入国旗班,不只有想象中的飒爽英姿,还有功课后,整晚整晚的训练。双重的压力摆在面前,没有痛苦,没有孤独。有的是同学们的鼓励,还有不断前进迎难而上的冲劲! 
高一军训,国旗班获奖后的合影中的牛文玉同学(前排左5)
  没适应高中课程的我,成绩不断下滑,理科和文科的差距一点点的拉大。偏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高二分班,缺乏信心的我选择了相对擅长的文科。
  充实的高二,是校园里纯净优雅的丁香。相远益清,宁静内敛。                 
 
(运动会开幕式上,勇当班级旗手)
高二的时光,是我高中生活里最难忘的一段。在那段时光里,我遇见了一位真正像朋友一样的班主任刘学彬老师。刘老师给我的帮助太多太多,是他让我重新拾起信心,是他让我重新找到学习的快乐。我知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数学较弱,我就狠补数学,把题目做透。永远不要吝啬你的举手提问,永远不要失去填补短板信心。随着数学的渐入佳境,我可以考到90分,甚至100多分。原来的我,数学成绩倒数的学生,我意识到我的木桶短板,通过不断地寻找方法,不停地傲游题海,慢慢慢慢地补齐了。从第九名,到第三名,再到后来的第一名;从450分,到480分,再到500分。原来,奋斗总是在不经意间结出果实,是奋斗让我重新找到信心。
  紧张的高三,是校园里强劲有力的梨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 
(认真复习备考中的牛文玉同学)
  高三是没有空隙的时光,半年的集训,假期的艺考,刚刚走下高铁的第二天,我就投身到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中了。面对多日没有翻过的练习册,完全忘记的英语单词,杂乱无章的知识点,我倍感压力。
对于一个特长生来说,压力来自方方面面。或许在安静的晚自习中,一个艺考学校的合格名单突然公布了,就会激起不小的涟漪。一颗颗悬着的心,隐藏在不停的笔尖里,渗透在“没关系”的安慰声中。在紧张的周测和月考中,暴露出来的学习问题越来越多。怎么补?现在学还来得及吗?成为了很多同学的问题。我要说:“来得及!Just do it!奋斗永远不晚,成功不会迟到!”
  在山东师范大学专业分数公布的那一晚,我强撑的自己终于崩盘了。我去厕所大哭了一场,不只为了高兴,还为了向梦想更近了一步!新鲜的题目,混杂着难忍的泪水,掉落在高三的回忆中,打湿了我的奋斗路。我又一次如出征的战士,刀光剑影,提笔峥嵘岁月。
         
(十八岁成人仪式上,妈妈为她戴上成人纪念章)
长城中学的孩子,是不服输的孩子,是充满希望的孩子,是不断前进的孩子。铃声响起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泰安长城中学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