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经典青花瓷,浓郁中国风

[日期:2011-06-09] 来源:  作者:灵河绛珠 [字体: ]
      在世界文化的长廊中,瓷器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一朵奇葩,而青花瓷则是中国风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显现着古朴典雅、含蓄沉静的色泽,如行走在江南烟雨中的佳人,悠然飘过那座孤单的青石板桥,只留下一缕暗香,令人回味悠长,萦萦于心。

      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的制作工艺臻于成熟,以景德镇为最佳,又称“元青花”。古代青花瓷达到高峰是在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最为著名。

      青花瓷以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覆盖上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烧成后釉面清爽透亮,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其表面的青花发色沉静,历久弥坚。

      清代龚拭有诗云:“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青花瓷无论是用料、纹饰、烧制时间,还是制作工艺都极为考究。坚硬、耐磨,不易损坏,可作为容器使用。但是书香门第、官宦人家多把它奉为上品,用来装饰房间。

      青花瓷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因此得到很多收藏家的厚爱。服装设计师取其纹饰,制作出青花旗袍,由中国女子着来,楚楚动人,温婉生香。现代的许多日用品如瓷碗、茶具及纸扇等也有着青花的影子,青花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挥之不去的情节。

      青花瓷的主色调是青色,由此可见,古人对于青色情有独钟。青,介于蓝绿之间,既不同于蓝色的沉闷,也不同于绿色的明艳,而是纯净、透明,而又蕴含丰富。“泪湿青衿”中的“青衿”代指读书人,也暗含读书人的志向和理想。杜甫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呈现出灵动、悠远的意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体现了人们的一种愿望和期待;“留取丹心照汗青”又是何种的气节和操守······

      2008年,由周杰伦精彩演绎的《青花瓷》,传唱着一缕浓浓的中国风,带我们走入一种如梦似幻的绝美意境。

      古筝,牙板,竹笛,琵琶······弹奏出一曲灵动的音乐。“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烟雨蒙蒙的江南,前世注定的缘分,不期而遇,尔后飘然离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天青色对于烟雨的等待,主人公对佳人的等待,伴随门环上的一抹绿,幻化成一道永不退色的风景。而这种等待,承载着太多对于生命的完美追求与期盼,如那青花的纹路,愈久弥坚。

      《青花瓷》注入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元素,书法、绘画融入到韵味悠长的诗词中,加上周杰伦亦庄亦谐、看似轻松的哼唱,使这首歌在古色古香中又蕴涵浪漫和飘逸。

      《青花瓷》所具有的中国元素,引起了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自2008年以来,它已经三次被纳入考题,由这首歌的歌词阐发开去,考查我国古代瓷器制作的悠久历史。也由此引起了语文、历史、基本能力等学科教师的关注,纷纷从词曲的角度或它所反映的文化深度取材命题。

      文综教学要适当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内容。在学习古代瓷器的发展史中,如若播放《青花瓷》的音乐或舞蹈视频,再由歌词的内涵引申开去,引导学生去探究历史隐藏的文化内涵,领略中国文化诗词画印的独特韵味,千年历史便会在学生面前轻松打开,栩栩如生。学生的情感亦得到升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便会焕发了勃勃生机,且如袅袅青烟,如缕不绝。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