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课程中心组织第六期“新高考背景下教与学方式变革研讨交流”活动

[日期:2020-07-18] 来源:课程中心  作者: [字体: ]

本周,课程中心组织了第六期“新高考背景下教与学方式变革研讨交流”活动。冯晓老师分享了经验文章——《立足新高考,寻找新突破》,结合新高考考查方向、模拟试题特点,立足实际,结合模拟试题和教学教研的案例,提出应对新高考的措施。文章思路明晰,案例鲜活,观点独到,体现了浓厚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探索精神,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老师们读后感觉受益匪浅。

课程中心对研讨交流材料进行了编辑、整理,推送到学校教育教学公众号,同时组织各教研组教师进行阅读学习和交流。

附:

立足新高考,寻找新突破

——德赢天下_www.vwin01.com新高考背景下教与学方式变革研讨交流材料之

作者:冯晓

高考作为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它不单单是教育制度的改革,更是一项社会制度的改革,关系到数以万计学子的前途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山东实行新高考改革算来已经有年多了,对于物理学科来说,间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高考考范围的变化,从早些年的5本(4本必修加3本选修选1本变成了现在7本都考,使得物理教学压力加大

对于师生来说,最大的压力来源于选考模式下物理选考人数的急剧下降和考生群体平均实力的提升。以2020年泰安市高三寒假统考为例,参加物理考试的人数由往年的2万左右降到了1万左右,只占总考生的1/3,但是这次统考总成绩20名的学生几乎都出自这个群体,可见这个群体整体实力之强。因为最终得分是名次赋分,要想拿到高分,必须在这个群体中名列前茅。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必须认清当下高考的形式,采取科学的策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把握方向,明确试题特点

高考改革涉及方方面面,近几年物理试题内容与方式有以下几大变化

(一)变化试题对于热点事件贴近生活的物理知识数量明显增多,体现“立德树人”目标,注重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渗透和综合素质的考查。2019年11月举行的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中1、3、5、8、10、13涉及到近期重大的物理时事新闻。其中第1题涉及首次人工核转变100周年物理里程碑事件,3题涉及我们引以为豪的 “天鲲号”。 

(试题截图)

再比如2018年理综全国卷第15题,求解鸡蛋从25层居民楼落下对地面的冲击力。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是学生要知道楼层高度大概3米这一基本生活常识。

这几年开始的综合素质评价招生也明显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以山大的评招生为例,考官会提问一些类似雪花为什么是六边形”“彩虹的成因是什么”“春夏秋冬为啥不一样”“收音机的工作原理等贴近生活书本上却没有的知识。

作为教师,首先平时要多留意相关的时事新闻,特别是2020年发生的重要物理新闻,并挖掘其中的物理考点。比如学习强国有篇报道:“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预计于2020年7月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发射火星探测器。”文中提到:“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发射至地火转移轨道,随后在地面测控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多次轨道机动和中途修正,在近火点实施制动,进入环火椭圆轨道,运行到选定的进入窗口,探测器将进行降轨控制,释放着陆巡视器这段文字包含了“地火转移轨道”“轨道机动”“降规控制,释放着陆巡视器”3个物理重要知识点,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第一道计算题就涉及到最后一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这样的报道,挖掘其中考点,复习相关知识,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以出题人的角色设置和解决问题,这样会使应考更有针对性。

(冯晓老师的“时事物理”课)

其次,教师要乐于发现观察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有趣现象,并分享给学生,共同研究探讨其中的物理规律。比如讲到动量章节时,一起与学生探讨玻璃杯落在“硬”地上为什么会碎,公园里的喷水装置为什么可以托起大石球等等。

(二)变化二:试题显著加强了阅读量,试卷字数已呈现翻倍的趋势。题目也不再是直接的问答,而变成了设置物理情景,学生提取信息,形成模型再做解答的模式。并且还开始流露出先学后用超出课本的趋势。2018年物理北京卷第26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试题截图)

此题足有400多字,知识属于课本延伸内容物理老师看来,这更像一个科技文阅读。学生先要通过阅读学会课本以外的物理知识,并用其解决问题。这体现了当下的核心素养考查方式。因此高三这一年我们做出了两个改变首先不再像以前一样教师先“带有感情色彩”读出题目中的核心信息,然后再点评几句题目的关键点。这样做学生就生生把一道物理题做成了数学算数题,读题必须由学生自己完成。其次进行大量的长篇幅题目训练。这样做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读题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二、物理学科的现状

以寒假考试为例,全市共11846名物理考生,整体赋分成绩显示为:等级分71分以上,赋分差控制在了1分以内;61——70分区间,赋分控制在了4分以内;60分以下赋分后均是加分。以上数据我们得到两个关键信息第一,想赋分后80分以上需要占据前10%,难度较大。再结合前面说到的学霸云集情况更是难上加难。第二,牢牢抓住50分的基础题,就能保证与学霸不会拉开太大差距。

三、具体应对措施及策略

1.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整合划分,好钢用在刀刃上。

第一类是来自必修的传统意义上的重难点。

 

第二类是看似高深,但高中仅是浅尝辄止的章节主要来自选修。

 

 

以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为例,归属第二类的1、2、4、5、6、7、8前八个单选占据7个,13题实验,16题(计算的第二个),合计35分,题目难度较低。归属第一类的单选第3题、多选全部即第9、10、11、12,实验第二个14题,计算第1、3、4题。共计65分。

根据得分率再细分下多选第9、11题和计算第1题,这三个题合计16分属于正答率70%以上的。这样算下来,基础分达到51分。

如何能够确保牢牢抓住基础分

首先两大类问题采用不同策略。第二大类虽然看似不如第一大类重要,但是在高考中属于“送分题”因为我们不同于名校,强校所以采用田忌赛马”战术,加强了第二类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在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加强选修部分的训练力度。比如强校、名校在二轮复习时对于光电效应”的学习几句话带过,我们却进行了几十道题目的训练,就是为了保证高考中遇到此类题绝不丢分。 

其次对于第一大类问题,当然不会因为考难度大就不重视,否则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就塌陷了。我们对其再细分,特别对重点知识进行解题模式的归纳并对归纳出的模型划分难度等级。1级知识点相对简单必须夯实好,2级知识点中只处理其中的中档题,3级知识点中则只处理其中的简单题。这样做好处是让问题“程式化”“公式化”,使学生易于套模型解题。局限性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优秀生的培养不利。为了弥补这个局限,调动班内成绩相对出色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把相对较难的题目类型留给他们,由他们组成的班级小老师”群体先共同钻研,然后选派一名代表讲给其他学生每周讲解一次 

(班级“小老师”讲解题目)

最后做好盯人战术。除了常规教学以外,主要措施还有

1)从每周的授课时段里预留一节夯实课。所谓夯实课,其实不新鲜,就是课前30分钟,先是同学们相互请教,解决掉过去一个专题中数量庞大的边边角角的小疑惑。后15分钟由老师统一解决2到3个普遍还没掌握的问题。

2)检查落实。这个检查落实并不是检查学生作业是否交齐了、写满了,而是通过让学生给我讲题的方式来检查落实情况。大体实施顺序:第一,把过去一个专题中典型题都多打印出几份来。第二,利用晚自习时段,随机抽取两组共12人左右,在办公室先独立做完,然后还要一一把解题思路与本题考查的意图、题目中的陷阱讲给我听。

大家可能有疑惑组织一次验收考试,这样不是更好更节省时间吗?事实证明验收考试针对的学生面太广,不如这种检查落实对学生的冲击力强。而且我的学生非常在乎这个检查过程,每次我检查之前,他们都好像面临大考一样,班里有些平时内向的学生甚至会出现解答过程中紧张得语无伦次的情况。

 

2.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1)集体备课的时间固定且有限,因而我们不可能研讨接下来一周教学的所有细节。但是我们物理教研组有着随时随地备课的传统,不管是办公室还是操场,只要心在,哪里都可以集体备课。去年高二物理主要讲授“电场”“磁场”“电磁感应”这些抽象的知识,更加需要我们相互借鉴讲授的小技巧和经验。

记得有一次课间操在操场,我突然想起前几届学生在学习“磁通量”这个特殊标量的时候比较吃力,就和董光春老师探讨起来,他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如用实验室的线圈演示磁通量的正穿和反穿现象效果不好,因为线圈没有正反面 ,还不如直接用课本做教具。事实证明用这个小技巧,学生果然对于“磁通量”这个概念更好理解了。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平时我们组这样的相互借鉴还有很多。

2新老高三始终保留着经验交流的传统。每年9月开学伊始,新老高三的老师们都会坐在一起交流沟通。老一届高三的老师们介绍过去的一年高三冲刺高考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备考过程各个阶段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的方式。例如2017年备考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选择题得分率不高且花费时间过多现象,于是安排了每周3、5两天的小自习40分钟的选择题定时训练。经过3个月的训练效果显著。这一经验也随即被2018级采用。 

新老高三教师经验交流 

学校领导参加高三理综备课组集体备课

教研室王晓辉老师到校指导教学工作

 

虽然高考改革的脚步一直在前行,但是只要采取了合理的策略,做好了脚踏实地的训练,取得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zhaohongwei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